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E1417-99《液体渗透检验》(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MH/T3002.1-1995《航空器无损检测渗透检验》。
本标准根据ASTME1417-99重新起草。为了便于比较,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 ASTME141799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的法律体系和国情,本标准在采用ASTME1417-99时进行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 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在附录C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与MH/T3002.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章条结构进行了调整;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引用标准GB/T19022.1-1994《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 第1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MH/T3001-2004《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ASTM E1135《荧光渗透液亮度比对测定方法》(英文版)、AMS 2644《渗透检验用材料》、OPL-AMS一 2644《被鉴定的产品目录检验材料渗透》(英文版),删除了引用标准GJB593.4-88《无损检测 质量控制规范渗透检验》、HB/Z6192《渗透检验》; ——增加了与本标准有关的7条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要求使用者依据本标准制定详细的零件渗透检验程序(5.5); ———更改了MH/T3002.1-1995中渗透设备和材料的测试周期的规定(6.8); 一明确了设备校验应溯源至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或认可的计量部门(6.8.1); ——明确了应使用列在QPL-AMS-2644中的渗透材料(5.3.1); —删除了MH/T3002.1-1995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含水量测量方法”(见附录A);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章条编写与ASTME1417-99标准章条编写对照”(见附录B);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STME1417-9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附录C)。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国际航空西南分公司飞机维修基地、广州飞机维 修工程有限公司、东方航空西北公司飞机维修基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建华、李淑贤、付杭君、王进明、候树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H/T3002.1-1995。
航空器无损检测渗透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器渗透检验的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渗透检验法检查非多孔性的金属和非金属零件表面开口的不连续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2604.3-1990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GB/T19022.1-1994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 (ISO10012-1:1992,Quality assurance requirements for measuring equipment,part 1,Measuring equip- ment,IDT) GB260-77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方法 MH/T3001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AMS 2644渗透检验用材料(英文版) ASTME1135荧光渗透液亮度比对测定方法(英文版) QPL-AMS-2644被鉴定的产品目录检验材料渗透(英文版)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3-199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被认可的工程机构 cognizant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 要求对系统或零件进行渗透检验的负责设计、交付或最终使用的公司、代理商、或其他被授权的 机构。除设计人员以外,还包括材料、工艺、应力分析、无损检测(NDT)或质量组织及其他相关的人 员。
3.2 最终渗透检验 final penetrant examination 实施零件验收的渗透检验。除非另有规定,如果随后的机械加工、磨削、焊接、热处理或酸蚀等 工序对零件表面有任何改变时,其先前的渗透检验不是最终检验。
3.3 使用中 in-service 零件在正常状态的使用和储存过程中。
3.4 线性显示 linear indication 长度与宽度之比至少为3:1的渗透液的显示。
3.5 重新处理 reprocess
被认可的工程机构 cognizant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 要求对系统或零件进行渗透检验的负责设计、交付或最终使用的公司、代理商、或其他被授权的 机构。除设计人员以外,还包括材料、工艺、应力分析、无损检测(NDT)或质量组织及其他相关的人 员。
3.2 最终渗透检验 final penetrant examination 实施零件验收的渗透检验。除非另有规定,如果随后的机械加工、磨削、焊接、热处理或酸蚀等 工序对零件表面有任何改变时,其先前的渗透检验不是最终检验。
3.3 使用中 in-service 零件在正常状态的使用和储存过程中。
3.4 线性显示 linear indication 长度与宽度之比至少为3:1的渗透液的显示。
3.5 重新处理 re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