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2010年远东无损检测论坛论文精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7032);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资助项目(SBE20090033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93218120019)收稿日期
作者单位
陈智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学院, 南京 210016宣建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学院, 南京 210016
王 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学院, 南京 210016
王海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学院, 南京 210016
田贵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学院, 南京 210016纽卡斯尔大学 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学院, 英国
备注
陈智军 (1976-), 男, 讲师, 博士, 研究方向为新型传感器、无损检测和计算机测控技术。引用该论文:
CHEN Zhi-Jun,XUAN Jian-Qing,WANG Ping,Wang Hai-Tao,TIAN Gui-Yun.The Recognition of Rail Oblique Crack Based on Magnetic Flux Leakage Signals[J].Nondestructive Testing,2010,32(11):842~846
陈智军,宣建青,王 平,王海涛,田贵云.基于漏磁信号的钢轨斜裂纹识别[J].无损检测,2010,32(11):842~846
参考文献
【1】
林俊明.漏磁检测技术及发展现状研究[J].无损探伤, 2006, 30(1): 1-5.
【2】
Robin Clark. Rail flaw detection: overview and needs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J]. NDT&E International, 2004, 37(2): 111-118.
【3】
李晓宇, 习年生, 周清跃.轮轨接触位置对钢轨斜裂纹扩展行为影响的仿真[J].中国铁道科学, 2008, 29(2): 44-47.
【4】
赵雪芹, 王文健, 郭俊, 等.广深线PD3与U71Mn钢轨斜裂纹形成特性分析[J].润滑与密封, 2007, 32(3): 35-37.
【5】
任吉林, 林俊明.电磁无损检测[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6】
王长龙, 陈鹏, 刘美全, 等. 漏磁信号特征提取及检验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4, 16(4): 1-4.
【7】
刘启跃, 王文健, 周仲荣.高速与重载铁路钢轨损伤及预防技术差异研究[J].润滑与密封, 2007, 32(11): 11-14.